English

自考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和切入点

2000-05-17 来源:生活时报 荆州师范学院中文系 邹火明 毛洪文 我有话说

“自考校园文化”这一命题的提出,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史上的一个历史性飞跃。它表明,自学考试已经从自为阶段走入了自觉阶段,自学考试的内在本质在这一命题中亦得到了充分的显现——它再也不是纯粹意义上的一种考试了。与此同时,我们也充分意识到,“自考校园文化”命题的提出虽揭示了本质,也充分展现了睿智者的理论勇气和实践胆识,但它毕竟是一个全新的命题,它尚未成为全体“自考人”和全社会的共识。为此,在建设自考校园文化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切实把握好其重点和切入点。

自考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应放在哪里呢?我们认为:重点应放在心这一层面,即建立一种能被社会辨识、接纳、赞赏的自考生的“类人格”。

要阐释“类人格”先要认清人格。我们认为,人格是个体内在的行为上的倾向性,它表现一个人在不断变化中的全体和综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持久的自我,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予人特色的身心组织。而“类人格”即是指在特定时空、特定的环境中使特定的人群形成的有着一定共通性的人格模式,或者说这一“类”人在人格上具有的某些共同特征。

作为自考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的“类人格”是指通过有目的、有意识、有步骤的导引,使自考生形成一种能使社会认同的形象特征,这种典型特征通过自考生外在的言行举止和内在的思想道德修养呈现出来,从而让自考生成为一种有着荣誉感和成就感的符号,一个被社会大众普遍认可的独特的存在。

那么,自考生“类人格”由哪些要素构成呢?我们认为主要由四要素构成:价值、情感、思维、信念。所谓价值是指对人、事、物评价的一种倾向性,表现的是自考生与他人、社会的关系,情感是指一种对社会与人的一种或热切或冷漠的身心体验或外在反应;思维则是指自考生形成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信念指自考生把远大理想和现实追求坚定化的一种稳定心态。我们工作的重点,就是要使自考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评判尺度和科学的价值选择,饱满的激情,求新、求异、求变、求实的思维习惯和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的信念,从而让社会对自考生产生这样的总体评价:有德、有识、有能、有为。

自考校园文化建设的切入点应选择“物”这一层面,通过有形的、可感的、可触的物态文化的建设,最终在积极导引和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由物态升华到心态),实现我们塑造自考生完善的“类人格”的目标。

而物态文化建设必须从三个方面体现出来。一是文化标识。这种标识应该是一种蕴含着丰富信息的符号,是一种品牌,甚至成为一种品牌,是一种能被广泛接纳,并受到尊崇的符号系统。而标识的形成过程也是非常重要的,要大张旗鼓地宣传,向海内外广泛征集,使自考这一我国独特的文化现象跨越时空,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新的亮点。二是行为范式,即建立健全自考校园文化的规章制度。由于自考是没有围墙的大学,在其具有博大开放、兼收并蓄优势同时,也有庞杂、缺乏范式的弱点,因为必须有科学、规范、严谨的规章制度去规范之,这样,广大自考生才能学有目标,行有规矩。三是建立网络,自考由于自身特点,管理相对松散,学员对自考组织的归属感弱,这对建设自考校园文化非常不利。为此,必须建立网络,与学员保持紧密的联系。网络的建立既可通过设立站、点的方式,也可利用现代媒介来建立。总之,要在自考生与自考组织者之间形成一根情感的无形的纽带,保障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实施。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